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低比例亚微米纤维嵌入型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0

登记号:G20200567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纺织科学技术;

关键词: 纺织品 嵌入式 亚微米纤维 低比例 纤网厚度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低比例亚微米纤维嵌入型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567 学科分类: 纺织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纺织品  嵌入式  亚微米纤维  低比例  纤网厚度
推荐单位:

东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纺织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提供了2亿多从业人员,出口创汇占比超20%。然而纺织行业广泛存在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高附加值、高功能性产品制备水平低下,严重依赖进口的瓶颈问题。高功能性纺织品通常采用功能颗粒涂层、浸渍、接枝等后整理方法,不仅损伤纤维本体,影响纺织品风格和使用性能,还存在耐久性差、适用不广泛问题。为破解这一现状,我国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本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资助下,历经十几年攻关,实现了在纺织品中嵌入功能性亚微米纤维替代现有功能颗粒技术,将“功能”以低比例(小于1%)亚微米纤维为载体“做”进了针织、机织、非织造等纺织品中。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主要发明点如下:(1)发明了动平衡空间对称自由液面纺丝组件,建立了可控射流拉伸窄分布纤维制备理论和多射流控制理论,解决了传统针头静电纺制备亚微米纤维产量极低,普遍存在堵塞和多射流干扰以及纤维直径离散大的难题。实现了窄分布亚微米纤维的大批量连续生产。通过射流拉伸精确控制,将直径CV值从30-50%降低到15%以下,单纺丝组件亚微米纤维产能达到150m2/小时,是单针头的500倍以上。(2)研发了相位补偿式多模块铺网和高取向成网技术,解决了纤网厚度方向梯度结构不可控、宽度方向均匀成网难的问题,实现了亚微米纤维梯度低比例可变嵌入成网(占网重量低于1%)。开发的热风嵌入式生产线可制备滤效>99.99998%,滤阻<106Pa的高效低阻亚微米非织造滤材;开发的高取向成网技术取向度大于80%,与棉网伸直平行度有很好的一致性,产能达到150万m2/年以上。(3)发明了局部电离分层、倒置纤网三角卷边的亚微米连续“混”纺技术。将传统纤维网局部可控电离后,分层嵌入亚微米纤维短片段,实现两者大分子间作用力级别的微观镶嵌,突破了线密度差异10000倍纤维间均匀嵌合成条成纱难题,能够在100米/分钟线速度条件下连续生产,可用于针织、机织的亚微米纤维混纺纱线。(4)研制了具备永久抗菌作用的胍盐水凝胶,通过制备低比例多级扩散水凝胶抗菌镶嵌混纺纱线,将重量百分比低于1%的抗菌亚微米纤维嵌入传统纯棉面料,解决了传统抗菌棉纺产品存在功能不稳定,效果持久性差,服用性能损失大的难题。在兼顾高效、绿色、低能耗、纤维无损伤的情况下,实现抗菌剂含量小于5‱,面料抑菌率大于99%,水洗50次后抑菌率仍大于98%。本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18项,制定行业标准4项,发表SCI论文84篇,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项目成果已实现推广应用,总投资1.1亿元,形成电离镶嵌混纺生产线9条,亚微米纤维热风嵌入式非织造生产线2条亚微米纤维抗菌混纺纱线2.03万吨,亚微米非织布310万平方米。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水平,近三年相关产品新增销售额6.016亿元,新增利润达到7970.52万元。

姓名: 覃小红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电子邮件: h.chen@dh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