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微创伤介入医疗中空纤维管制备与复合增强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0

登记号:G20200342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纤维制造技术;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 中空纤维管 纤维凝聚态结构 微创介入医疗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微创伤介入医疗中空纤维管制备与复合增强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成果登记号: G20200342 学科分类: 纤维制造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  中空纤维管  纤维凝聚态结构  微创介入医疗
推荐单位:

东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属纺织领域。微创介入医疗器械属高端医疗器械,全球市场4000亿美元,中空纤维管是其关键部件,占导管类产品制造成本50-60%。为满足穿越性、跟踪性、扭控性和耐压性,对轴向径向的强韧、扭控和生物相容性有复杂要求,技术难度极大,且技术封锁,长期被国外垄断。项目坚持10多年自主研究探索,围绕核心关键科学技术,研发攻克了中空纤维管制造、尺寸精度、复合增强、球囊强韧、嵌套焊接等关键技术,研发200多个产品,建立30条生产线,生产3000多万件,率先实现国产化,为母公司微创集团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包括5个“全球唯一”产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主要创新如下:1)中空纤维管制造及凝聚态和强韧性调控技术。建立材料改性-组成-结构-性能相关性,攻克强韧性、相分离与表面粗糙度及其生物相容性调控难题,研发生产52个品种,建立数据库,支撑30个系列200多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实现50%材料国产化;系统研究了喷丝组件、熔体流动剪切膨胀拉伸、内壁冷却气体、外壁水冷梯度等对中空纤维管的尺寸精度、强韧性、生物相容性等影响规律,攻克了轴向和径向强度、韧性、刚性的同时提高多层界面、多腔、梯度变径、尺寸精度控制等难题;研发200多种,建立10条生产线,率先实现80%国产化,技术和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2)网格增强中空纤维管制造及其扭控性能调控技术。攻克金属丝截面与网格结构设计、界面强度及金属网格稳定性、高刚性金属丝网精度控制、双层挤出包覆网格精度控制等难题,有效提高了中空纤维管防塌陷和扭控性能,满足血管造影、电生理射频消融等对高抗扭转强度要求。建立年产200万件生产线,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高强韧中空纤维球囊制造及凝聚态和强韧性调控技术。研发建立构筑贝壳状多级有序“砖泥”微观结构的压力诱导流动成型新方法,攻克同时提高通用高分子的强度和模量难题,韧性提高3-30倍。针对高强韧性球囊,研发了吹胀流动场诱导成型新方法,通过调控成型温度、压力和时间,构筑球囊的“砖泥”微观结构,提高球囊轴向和径向的强韧性和刚度,满足冠脉产品需求,建立年产200万件生产线,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中空纤维管嵌套焊接及凝聚态与强韧性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编织和Coil复合增强中空纤维管嵌套焊接技术,系统研究了焊接温度、压力、时间等对接头凝聚态结构及其强韧性、熔体界面分子链扩散等影响规律,建立年产10万件生产线,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发表论文19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2件,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0件,三年累计新增产值25.4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创收外汇2543.2万美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率先实现国产化,主要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母公司上海微创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做出重要贡献,产品逐步销售给集团外公司,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跨越式发展、提升竞争力和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姓名: 余木火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电子邮件: h.chen@dh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