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健康防护功能杂化材料及其高值化聚酯纤维设计开发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172101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

关键词: 聚酯纤维 功能杂化材料 健康防护功能 原位制备 高值化

绿色分类:环境友好材料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健康防护功能杂化材料及其高值化聚酯纤维设计开发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2101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环境友好材料利用; 项目关键词: 聚酯纤维  功能杂化材料  健康防护功能  原位制备  高值化
推荐单位:

东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纤维加工技术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交叉学科领域。为满足化纤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最受市场欢迎的健康防护功能类纺织品所需的高值化功能纤维,及其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功效性、耐久性和可加工性难以统一的难题,项目以占化纤产量80%的聚酯纤维的功能化为主线,在聚酯的合成、纤维成形和纺织后加工中引入主客体杂化及功能组装技术,设计发明了具有特定形态、组成和结构的负载金属离子抗菌功能杂化材料,创造发明了功能材料在聚酯基体中均匀稳定分散新方法,发现并揭示了杂化体系在纤维成形过程介观结构演变规律、杂化功能纤维的成形机理及其结构和形貌调控的新机制。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点如下: (1)创造发明了抗菌功能纳米杂化聚酯的溶胶原位聚合和可控原位氧化-还原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银、铜等金属离子在高粘度聚酯熔体中的均匀稳定分散和客体超低含量(仅ppm量级)杂化聚酯纤维的高功能化,制备过程流程短、成本低、能耗小;(2)创新发明了具有可控形态和微纳结构的高分散性负载金属离子抗菌功能杂化材料及其杂化树脂制备技术,特别是解决了Ag+高温加工过程易被氧化和在基体中难以可控释放而持久抗菌的难题。载银磷酸锆(AB-AC)粒径和形貌可控,高温熔融加工不氧化变色;多糖类负载一价(Ag+)和二价(Cu2+)金属离子抗菌杂化材料(AB-AS)粒径在20-800nm可调,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9%以上;(3)协同发明了高感性功能纤维细旦、异形、复合纺加工技术,建立了杂化材料、功能纤维、针织品、功能后整理及制品开发的创新技术链,实现了兼具多重健康防护功能性(抗菌、阻燃、凉感、导湿、抗紫外等)和舒适性的系列聚酯短纤维、长丝及复合超细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本项目形成了功能杂化树脂、纤维及其加工技术三大知识产权体系,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已获授权9项),发表专著1部、论文17篇。专家验收意见表明,项目成功解决了功能杂化材料与聚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实现了其均匀稳定分散和耐高温加工,功能高效持久;查新及咨询报告表明,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商标注册权的系列高附加值功能聚酯纤维,"酷魔丝"、"库思玛"等在世界知名服装品牌(李宁、雅戈尔、安踏、阿迪达斯、优衣库等)得到成功应用,对改善人民健康、提高生活品质有重要贡献。直接应用本成果的原材料和纤维企业,近3年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利税2.14亿元。 应用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如上海德福伦和苏州金辉新材料作为国内功能性短纤维与功能长丝的领军企业,被授予"国家差别化聚酯新材料产品开发基地"和"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开发基地"称号。系列发明技术在针织、染整、家纺、卫生与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功能杂化材料、纤维及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在学科交叉、技术发明、工程化开发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姓名: 陈辉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h.chen@dh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