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丝蛋白的回收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技术

0

登记号:G20171552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整理技术;

关键词: 蚕丝蛋白 回收利用 功能纺织品

绿色分类:其他废弃物/副产物回收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丝蛋白的回收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1552 学科分类: 整理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废弃物/副产物回收利用; 项目关键词: 蚕丝蛋白  回收利用  功能纺织品    
推荐单位:

东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我国是产丝大国,年产蚕茧65万吨、生丝15万吨,生丝价格39万元/吨。而由缫丝、织绸、服装等加工产生的废丝及服装边角料达6万多吨,其中废丝占75%。这些废丝及边角料几乎全部被废弃,造成蚕丝资源的巨大浪费,回收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蚕丝下脚料水解后形成多种氨基酸与低聚肽,修饰后用于纺织品,使含丝蛋白的纺织品具有亲肤和抗静电功能,大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丝肽还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保湿性等,用于生物材料和化妆品等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对这些昂贵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的研发力度不够,使大量优质的天然蛋白资源浪费。研究开发丝蛋白的生物水解、化学物理改性及其综合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的创新工作: (1)丝蛋白的生物酶水解---纳米丝素肽的制备:采用自行设计的蚕丝脱胶釜高压蒸汽脱胶技术,使传统酸碱脱胶沸煮4-5小时缩短至0.5小时,成本降低21%,得率提高13%,无需中和,无环境污染。废丝经脱胶或服装边角料经脱色后,通过一次酶解、复合酶解及二次酶解工业化适用性研究,得到各种用途的丝蛋白产品,用于食品、化妆品、服装等领域;(2)丝蛋白的化学修饰--活性基团的引入: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使三氯三嗪与一定分子量的丝肽反应,得到含有活性基团二氯三嗪的丝蛋白溶液,赋予了丝蛋白反应活性;(3)可交联反应性纳米POSS结构化合物的合成:笼状结构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纳米尺寸结构的纳米材料前驱体, POSS结构中含有的有机官能团使其与聚合物及有机单体在纳米结构尺寸上有很好的相容性,得到具有多个反应中心可交联的POSS衍生物,该交联纳米材料具有高的交联性能和良好的晶体光泽;(4)丝蛋白的功能化--POSS结构溶胶的制备:以POSS-H为交联剂与修饰后的丝素蛋白进行交联反应,制成具有POSS结构的丝蛋白溶胶,赋予丝蛋白功能化;(5)溶胶-凝胶整理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整理技术将活化的纳米级丝素肽与交联结构的POSS衍生物整理到涤纶织物或棉织物上,提高了丝蛋白在织物上的含量和耐久性能,得到各种丝蛋白功能化的复合面料。 开发了各种用途的纳米级丝素肽产品,开发了多种系列的聚酯基丝蛋白复合面料,赋予了涤纶织物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及吸湿导湿性能,半衰期从原来大于500s降低到< 1.0s,表面润湿时间从原来的60s降低到<1.0s。大大改善了涤纶织物的服用性能。 本技术中丝蛋白的生物酶水解已在浙江湖州新天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利用废丝、废绸及服装边角料,年产不同分子量的丝蛋白粉产品40吨,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欣兴昌印染有限公司利用丝蛋白功能化复合面料技术,每年开发丝蛋白整理复合面料600万米,丝素蛋白梭织、针织服装500万件,近3年新增产值94006.5万元,新增利润13075.7万元,新增税金1746.6万元,出口创汇6532.9万美元。 本技术申请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4篇论文被SCI收录。
姓名: 陈辉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h.chen@dh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