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多元共聚酯连续聚合和柔软易染纤维成型及节能染整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170834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精细化学工程;染整技术;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多元共聚酯 连续聚合 柔软易染纤维 无碱减量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多元共聚酯连续聚合和柔软易染纤维成型及节能染整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0834 学科分类: 精细化学工程;染整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结构设计  多元共聚酯  连续聚合  柔软易染纤维  无碱减量
推荐单位:

东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标准,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新型纤维材料与纺织染整技术集成创新研究。 我国聚酯纤维年产量达4000万吨,占世界总量70%以上,大容量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酯产能已超过总量2/3,大多生产常规聚酯纤维。聚酯是半刚性大分子结构,纤维结构紧密、染色性、手感硬触感差。改进纤维的染色性一直是聚酯纤维功能化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先后研制开发了CDP、ECDP、HCDP等染色改性聚酯纤维,但仍存在聚合难以控制难题,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能耗和排放瓶颈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聚酯纤维改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经过系统研究,基于大分子多重结构与性能关系,为使聚酯纤维兼具易染性和柔软性,发明了含侧甲基丙二醇(MPD)为四单、阳离子染料染座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酯-5-磺酸钠(SIPE)为三单、与锑系复合催化剂形成锑-多元单体络合体系和共缩聚可控关键技术,有效抑制了三单离子聚集和自催化,合成了可纺性良好、结构均匀、易染多元共聚酯;发明了错位均化、阶段强化反应新技术,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分散不匀问题,实现了多元共聚酯在大容量连续聚合装置上的稳定生产;创建了熔体直纺短纤维和高速纺长丝低温高效凝固和中温均区定型技术,生产了柔软易染细旦、超细旦、潜在卷曲等系列多元共聚酯纤维,纤维手感柔软、光泽和风格独特,染色饱和值在1.52~4.45可控,可用于仿棉、毛、真丝等;发明了多元共聚酯纤维织物的低温低张力定型、常压深染、中浅色可控匀染等关键技术,开发了集柔软、无刺痒感、高染色牢度和抗起毛起球性于一体的系列舒适性高中档面料。 本项目聚合和纺丝温度低于常规聚酯,降低能耗约15%;低温定型、常压染色,织物无需碱减量处理,降低水耗、能耗约20%,节能效果显著。 已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其中JP2013-513518 1项、PCT 2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化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篇。 专家鉴定意见"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报告:"在常压深染的多元共聚酯多元单体精选、实现大容量连续聚合、熔体直纺短纤、高速纺长丝、实现纤维常压易染性和柔软性的结合、常压染深黑色、染色饱和值可控、色牢度高、不需碱减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居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了聚合、纺丝、织造、印染、服装产业链,引领了轻薄舒适针织、精仿毛混纺服用面料和高耐光、耐磨装饰用织物市场对聚酯纤维新需求,已在上海新联纺进出品、山东高密利源纺织、张家港荣昌涤纶毛条等公司全国80多个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新增产值6.05亿元,利润6753万元、税收1714万元,出口创汇716万美元。 本项目有效缓解了大容量连续设备聚酯纤维同质同构化问题,使量大面广聚酯纤维升级换代,提升了我国聚酯生产与应用技术,推动了我国纺织染整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引领和示范作用显著。
姓名: 陈辉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h.chen@dh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