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上海轨道交通工程绿色和智慧建造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200933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隧道工程;

关键词: 地下施工防水 轨道交通工程 绿色车站 生态停车场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上海轨道交通工程绿色和智慧建造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00933 学科分类: 隧道工程;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地下施工防水  轨道交通工程  绿色车站  生态停车场  
推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轨道交通是上海公共交通系统的命脉。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建造、运营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组多方合作开展了深入、长期和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方面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等重大工程。本项目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关键科技创新成果:1.“大空间、大景观、大视野”车站设计理论。首次提出“大空间、大景观、大视野”车站设计思路和理论,建立了无柱、大跨、中庭、大天窗以及建筑与环境融合、最低能源原则等创新设计思想,形成站厅和站台的大空间和大视野,站厅、站台与环境景观融为一体,攻克了传统设计立柱多、连通空间小、消防疏散效率低、视野狭窄以及建筑与环境分割的难题。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诸光路车站,获得LEED银级认证,填补了亚洲空白。站厅无柱宽度增大到近20m,增大219.6%,且站厅纵向可达95m,构成连通大空间。2.绿色生态停车场建造技术。提出以植物种植和大体积水体为关键元素,构建生态停车场设计方法,利用雨水自然净化系统首创水体生态的自然维护体系技术,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解决了传统停车场生态环境差的问题。成果应用于17号线朱家角停车场,空气质量显著提高,PM2.5降低了10-15%,环境气温平均降低4.5℃。经雨水净化后水质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3.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造技术。首次提出了“智慧车站”的概念,研发了用于提升车站效率和列车速度优化的智能化车站设备,在虚拟可视化平台中实现复杂设备的状态全息感知,实现了虚拟三维环境的多专业设备综合联动管控,解决了车站全生命健康状态评测和故障早期发现的难题。成果应用于轨道交通17号线,运维效率大幅提高,原来4-5名站务员协作工作2小时的工作量,缩减到1名值班员半小时即可完成,即10人小时的工作压缩为0.5人小时。4.地下车站施工防水和大跨度轨道桥梁设计关键技术。提出并构建了地下连续墙高效防水关键技术,解决了地下车站施工防水效果差而成本高、轨道交通桥梁跨越能力不足的问题。成果的应用使防水效果显著提高,施工期周边管线最大沉降仅5mm,防水成本降低24.6%。首次研发轨道交通“双U+箱型”变截面大跨径连续梁,最大跨径大幅提高,解决了跨越能力受限的难题,最大跨度提高到70m,增大100%。本项目创新成果共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6项,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6项(软著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8篇,国内外各类他引共269次。本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14号线工程、南京地铁、宁波地铁等重大工程。本项目应用近3年产生经济效益20.32亿元。项目成果的应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姓名: 蔡蔚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桂林路909号1号楼
电子邮件: 13764507728@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