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土木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控制体系及应用

0

登记号:G20173065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道路工程;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关键词: 扣件式钢管支架 足尺破坏试验 半刚性设计理论 安全控制体系

绿色分类:资源开采及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土木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控制体系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3065 学科分类: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道路工程;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绿色分类: 资源开采及利用; 项目关键词: 扣件式钢管支架  足尺破坏试验  半刚性设计理论  安全控制体系  
推荐单位: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研究成果属于土木建筑科学技术领域。 扣件式钢管支架作为国内土木建筑行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安全设施,因其操作灵活、通用性强及造价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占支架体系总使用量的70%以上)。然而伴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支架坍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触目惊心,据国家住建部和行业协会权威数据,2007年建筑行业脚手支架事故占总事故数的11.86%,2011年脚手支架坍塌事故仍有43起,死亡110人,受伤152人。其事故数及伤亡数比例居高不下,暴露的安全问题亟需解决。 经综合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1)扣件式钢管承重支架计算理论缺乏试验数据支撑,仅借鉴工程经验和国外规范标准,而国外其主要用作施工脚手架(非承重);(2)缺乏权威、专业、便捷的理论计算方法及计算工具,对于复杂结构的方案设计只能做简化处理;(3)过程监管控制手段落后,施工安全与质量无法保障。 本项目依托国家住建部重点科研项目,针对业界存在的难题,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从试验研究、理论创新及工程实践等方面创建了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控制体系,形成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1)系统设计并实施支架足尺破坏试验和节点刚度试验,首次揭示了多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和扣件连接的半刚性特性。通过多工况系列试验,制定了以满堂支撑架体系为主的行业规范,同时针对华东地区普遍使用的满堂脚手架承重支架体系,弥补了规范中仅将其用作非承重支架的局限性,为后续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使规范更加全面、安全。 (2)首次建立扣件式钢管支架的半刚性分析设计理论,自主开发了“承重钢管模板支架方案设计系统”。在试验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半刚性理论的精细化计算分析模型,形成了成套简化设计计算方法,并据此开发实时在线软件,打破了传统软件仅针对单一构件进行验算的模式。以结构断面为单元,根据用户导入的断面图和材料参数即可生成各构件安全参数均衡的优化方案,可避免因方案设计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或成本增加,该系统更便捷、安全,便于推广。 (3)创新研发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了成套高效的安全与质量过程控制体系。针对普遍存在的质量控制薄弱环节,对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开发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适应性智能手机立杆垂直度APP检测软件,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研制了定扭矩松脱专用扣件扳手,解决了常规扳手的扭矩离散性问题;研发了加强型满堂支承架技术,可提高承载力15%以上;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下载方案纲要,方便过程监控,保证施工与方案的一致性,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项目申请专利14项,授权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EI论文10篇;成果编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行业标准。 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南京等126项重大工程中,支架使用总量达7万吨,未发生一起支架失稳或坍塌安全事故,近三年实现创收和节支18.45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形成的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示范效应和市场前景。
姓名: 李红霞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_hx21@126.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