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0

登记号:G20200994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地下工程;

关键词: 设计方法 安全控制 盾构隧道 超大直径 复合地层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994 学科分类: 地下工程;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设计方法  安全控制  盾构隧道  超大直径  复合地层
推荐单位: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研究成果属土木建筑科学技术领域。我国已成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大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65%。自上海长江隧道建成以来,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长三角软土地区迅速得以推广。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全新的战略布局,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需求日益迫切。该类隧道典型断面内上部为软土地层,下部为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具有地层变异性大、掘进效率低、施工风险大等难点,必须在传统盾构法隧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领域的先进技术,从设计、装备和施工方面全方位研究创新。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国家拥有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案例,其中不乏事故与教训,技术体系尚未成熟。本项目历经多年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在隧道结构设计、盾构装备和施工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创新点1:提出了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设计新方法。首次给出了软硬不均复合地层隧道围岩荷载计算公式;基于管片原位测试及基岩起伏对隧道横纵断面结构影响分析,获得了隧道衬砌内力分布规律,提出了隧道结构纵向差异沉降控制措施,形成了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横纵向变刚度结构设计方法。创新研发公轨共用通道疏散救援与分段式通风排烟技术,形成了公轨合建隧道断面集约化设计方法,隧道断面利用率达到95%。创新点2:研发了基于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工效的装备性能提升技术。常规的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为避免高压环境下的换刀风险采用常压刀盘设计,但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对富含矿物泥岩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掘进速度慢、刀具磨损快。由此,基于盾构穿越富含矿物泥岩中刀盘易结泥饼问题,建立了盾构切削与排渣融合处置理念,创新设计了耐磨型双层切削刀具,优化了刀具组合布置形式,高效切削岩体;发明了防刀桶弹出安全装置,保障常压环境可靠;研发了大流量自补偿中心冲刷系统,快速排出渣土,避免刀具二次磨损;研发了盾构刀盘刀具健康管控系统,实时评估刀盘刀具的安全状态。创新点3:创建了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体系。首次提出了“横波反射法+跨孔回声法+地震波散射法”综合勘探技术,准确率超过90%;研发了隐蔽岩体靶向爆破预处理技术,处理后岩石粒径小于10cm,并提出了一种海域条件下的封闭注浆技术;研发了海域环境条件下的泥浆配比,解决了海水对盾构支护泥浆的侵蚀危害,稳定开挖面;研发了高粘软岩条件下的化学法泥饼治理技术,提高掘进效率;研发了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协调控制技术,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形成了常压换刀施工工艺。本项目申请专利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20篇。项目成果已在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等复合地层中成功应用。近三年实现创收21.4亿元、新增利税1.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标志着我国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核心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姓名: 吴惠明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1099号
电子邮件: lafilian@aliyun.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