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长江口海域环境安全评估预测技术及业务化应用

0

登记号:G20172873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环境工程学;环境系统工程;

关键词: 长江口 环境安全 评估预测技术 业务化

绿色分类:环境质量评价;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长江口海域环境安全评估预测技术及业务化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873 学科分类: 环境工程学;环境系统工程;
绿色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 项目关键词: 长江口  环境安全  评估预测技术  业务化  
推荐单位: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海洋技术领域。为保障特大型河口城市——上海市的航运、供水和生态安全,针对长江口巨量疏浚物倾倒、咸潮入侵和大量海洋工程建设等问题,项目组在海洋公益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908专项、上海市财政项目以及东海分局多年的业务化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地针对长江口海洋倾倒区选划和容量评估、咸潮入侵监测和预警报、大型海洋工程(群)对海洋生态损失定量评价及生态修复等技术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突破。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和特点包括: (1)针对长江口每年疏浚物倾倒量巨大(约8000万方),疏浚强度大(约1000万方/月),且该海域潮流复杂,涉及环境敏感区多等技术难题,项目首次综合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和中子活化示踪砂等技术,解决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导堤内设置倾倒区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首次建立了我国倾倒-冲淤容量评估方法,系统集成了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制定了我国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标准。上述难题的攻克,突破了以往倾倒区选划须远离航道的技术限制,有效保障了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巨量疏浚需求,解决了倾倒作业优化技术。 (2)针对长江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复杂地形和水动力环境,难以开展咸潮入侵精细化预报的难题,项目建立了由动态断面、固定站位与浮标站点组成的动态监测网络,优化改进了三维ECOM-si水动力数值模式,采用非正交曲线精细化网格方法,建立了定点盐度与径流量和潮差的咸潮入侵统计模型,构建了长江口咸潮入侵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 (3)针对河口大型海洋工程(群)建设所处环境因素复杂,敏感区集中,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定量的评价的难题。项目以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和洋山工程群为例开展研究,首次建立了工程建设对河口水体生境破碎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利用定积分理论,首次建立了饵料生物损失量的定量评估模型,形成了饵料生物评估技术,解决了大型海洋工程对浮游生物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问题。 应用推广情况:成果通过长期的业务化应用与推广为上海市的航运、供水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倾倒区选划技术仅在长江口区已选划倾倒区7个和吹泥区4个,累计处理疏浚土65234万方,节约资金5.64亿元,为上海市新增土地7.45万亩,有效的保障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长江口咸潮入侵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了业务化,并与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供水调度中心链接,已累计发布预报300余份,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95.1%,保障了上海市2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3)大型海洋工程群对海洋生态损失量化评价和生态修复技术在上海市海洋局、东海分局开展了应用,有效提高了管理部门对海洋工程的监管能力,同时还有效的直接指导了“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经项目—洋山港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保障了长江口生态安全。 项目实施中共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发布国家行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EI 2篇),出版专著5部。成果经查新和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姓名: 刘材材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iucaicai@eastsea.gov.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