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上流式多相氧化塔处理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方法

0

登记号:G20190618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化废水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上流式多相氧化塔处理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方法
成果登记号: G20190618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化废水      
推荐单位:

广西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整体转让,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工业废水的工艺方法,具体是上流式多相氧化塔处理难生 化降解废水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性或难生化降解的废水,单纯依靠常规的 生化和物化处理很难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对生化出水做进一步深度处理。 在众多深度处理技术中,利用芬顿试剂处理废水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物易 得、费用便宜、无复杂设备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制浆造纸、染 料、防腐剂、显相剂、农药等废水处理工程中。


1894年法国科学家H.J.Fenton发现了Fe2+能通过H2O2有效地催化苹果酸的 氧化反应,后来的研究表明二者的结合对许多种类的有机物都是一种有效的氧 化剂。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Fe2+和H2O2组成的试剂命名为Fenton 试剂,使用该试剂的反应称芬顿反应。随后芬顿试剂主要运用于酶反应和羟基 自由基(·OH)对细胞影响的研究中。1964年,加拿大学者H.R.Eisenhaner 将芬顿试剂成功地应用到废水处理上,他用Fe2+和H2O2氧化苯酚废水和烷基废 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在近十几年的研究中芬顿试剂已成功运用于多种工业废水 的处理,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芬顿试剂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其中含有Fe2+和H2O2,H2O2被 亚铁离子催化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并引发更多的其他自由基,其反 应机理如下:


Fe2++H2O2→Fe3++OH-+·OH


Fe3++H2O2→Fe2++HO2·+H+


Fe2++·OH→OH-+Fe3+


RH+·OH→R·+H2O


R·+Fe3+→R++Fe2+


R++O2→ROO+→…→CO2+H2O


以上链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如下重要性质:


(1)羟基自由基(·OH)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其氧化电极电位(E)为 2.80V,在已知的氧化剂中仅次于F2;


(2)具有较高的电负性或电子亲和能(569.3kJ),容易进攻高电子云密 度点,同时羟基自由基(·OH)的进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羟基自由基(·OH)还具有加成作用,当有碳碳双键存在时,除非被 进攻的分子具有高度活泼的碳氢键,否则将发生加成反应。


芬顿试剂处理有机物的实质就是羟基自由基与有机物发生反应。


普通利用芬顿试剂处理废水药品用量大,并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处理成 本较高,直至目前,克服芬顿试剂处理废水时存在的问题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利用芬顿试剂处理废水技术中存在的不 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降低芬顿试剂药品用量、减少化学污泥的上流式多相氧化 塔处理难生化降解废水的工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流式多相氧化塔处理难生化降解废水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和 工艺条件:


1)将废水用泵通过进水管送入上流式多相氧化塔顶部的进水槽,由进水槽 分配到2个循环水槽,在2个循环水槽中分别加入H2O2和FeSO4·7H2O,其中 H2O2与Fe2+的摩尔比为5~20∶1,双氧水与待处理水中COD质量比为2~3∶1。 废水、芬顿试剂、经处理后废水在循环槽进行混合后,通过循环水泵送至氧化 塔底部旋转布水系统,废水呈旋流流态进入多相氧区内进行反应,废水在氧化 塔内反应时间0.5~1h。


同时在氧化塔载体投入口加有小颗粒载体石英砂,使氧化区形成多相氧化 区。循环水保持一定的上升流速50~80m/h,使载体颗粒呈流态化;氧化反应 中Fe2+与H2O2生成的Fe3+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吸附到载体的表面上,这部分Fe3+由于发生异相催化氧化反应从而减少芬顿试剂的加入量及产生的化学污泥。


石英砂和废水经过氧化塔的固液分离器分离后,废水经溢流堰溢流出,达 到排放标准的水由出水管排放。


氧化塔出水一部分流入到中和池进行后续处理;一部分回流到氧化塔以保 证一定的上升流速。


2)经1)处理后的废水依次进入中和池、脱气池和混凝沉淀池:在中和池 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值7~8;经中和后废水进入脱气池,在脱气池 中鼓风脱气10~20min,脱去反应中产生的微小氧气气泡,避免后面混凝污泥 上浮;脱气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在混凝沉淀池中加聚丙烯酰胺2~4mg/L 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表面负荷1~2m3/m2·h,废水停留时间2~3h,脱去水 中的悬浮物,上清液达标排放。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涉及的设备有上流式多相氧化塔、中和池、脱气池和混 凝沉淀池。


上所述的混凝沉淀池,其表面负荷为1~2m3/m2·h。


上所述的上流式多相氧化塔为本工艺专属设备(上流式多相氧化塔已同时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氧化塔包括有:进水槽、出水管、循环槽、循环管、载 体投放口、旋转布水系统和固液分离器。在氧化塔顶部有2个与进水槽相通循 环水槽,具有2根独立的循环管,循环管的一端和循环槽连接,另一端与布水 系统相连,循环管上装有抽水泵,氧化塔内投加石英砂载体,形成多相氧化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结合了同相化学氧化、异相化学氧化、流体化床结晶及铁氧 化物的还原溶解等技术,将传统的利用芬顿试剂处理废水的技术作了大幅度的 改良,因此可降低芬顿试剂的用药量且能减少化学污泥产量,同时在载体表面 形成的铁氧化物具有异相催化的效果,多相氧化塔的方式也促进了化学氧化反 应及传质效率,提高去除效率。经试验,废水处理后COD、色度的去除率均大 于70%。


2.该方法操作简单,所用原材料均为工业级化学药品易得、费用便宜、处 理时间短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姓名: 罗经理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广西
电子邮件: gxipe@163.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