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CAP1000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0

登记号:G20172917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

关键词: 软土地基 自由场 土结构相互作用 抗震分析

绿色分类:核能;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CAP1000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2917 学科分类: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
绿色分类: 核能; 项目关键词: 软土地基  自由场  土结构相互作用  抗震分析  
推荐单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背景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是该专项的科研设计总负责单位。 本成果工作内容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三代核电标准化设计(CAP1000)项目。 在地震过程中,从震源出发,通过场地土传播的地震波输入结构体系,使其振动。同时,结构体系产生的惯性力如同新的震源又反过来作用于地基,引起新的地振动再作用于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与地基间循环振动作用的现象就称为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也称为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缩写SSI)。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的动力响应是一个结构与地基的运动通过界面发生耦合的复杂相互作用问题。 三代CAP1000核电厂的设计目标是使电厂既能够适应坚硬的硬基岩厂址条件又能适应软弱的非基岩厂址条件。AP1000两个依托项目三门、海阳厂址属于硬基岩厂址,在技术转让中西屋仅提供与三门、海阳项目有关的资料,未提供非基岩地基的设计资料。CAP1000作为标准设计应将其适用性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课题组通过技术攻关及再创新完成了本科研成果。 项目主要科技内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 本成果采用自主建立的国产化CAP1000核岛模型,独立完成了五种标准场地下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和地震稳定性分析。该科技成果包括了软件验证、敏感性分析、模型构建、自由场地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地震稳定性分析等一系列CAP1000非基岩场地的抗震分析技术。该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点:利用二维和三维模型进行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解决不同的工程问题;在二维分析中,进行了考虑邻近抗震II类及非抗震类厂房的核岛二维SASSI分析,解决了邻近厂房的设计输入问题;利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技术研究核岛在地震下的稳定性;采用全三维核岛模型进行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在三维模型的构建上考虑了模型简化与计算精度的平衡,同时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对比工作;在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中进行了大量的敏感性研究。 国内目前尚无类似完整的一系列核电厂非基岩地基抗震分析的先例,该成果有助于健全行业非基岩地基计算分析体系,保持行业在国际上非基岩抗震分析技术领域的领先性。
姓名: 乔鸿鹄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qiaohonghu@snerdi.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