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延迟处理装置

0

登记号:G20172914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关键词: 活性炭 延迟处理 吸附

绿色分类:辐射污染源头防控;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延迟处理装置
成果登记号: G20172914 学科分类: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绿色分类: 辐射污染源头防控; 项目关键词: 活性炭  延迟处理  吸附    
推荐单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核电的蓬勃发展,核电安全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在日本福岛事故后,国内外均在寻求高效、安全的放射性流出物处理技术。活性炭延迟处理工艺作为现有电厂设计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的首选方案,充分体现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该技术采用常温、微正压、非能动的设计,利用专用活性炭选择性吸附的特点,较常规的加压储存具有更安全、占地面积小、能动设备少、可靠性高的优点。 国内秦山三期、田湾电站厂、AP1000核电厂等从国外引进该处理技术时,未将在延迟衰变中起关键作用的活性炭实现国产化。这不仅阻碍了该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同时电厂运行期间也受限于国外的活性炭。 因此,在2009年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了“AP1000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科研课题。“核电站废气活性炭延迟处理工艺开发及装置研制”的研究项目属于子课题“AP1000三废系统关键设计技术研究”(课题编号ZA01K05C)的研究内容之一。该课题在2012年结束验收并在2013年12月份通过核能行业协会的成果鉴定。 2.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本研究成果从在役电厂同类处理工艺出发,并借助科研课题推动了活性炭的性能研究,形成的核电站废气活性炭延迟处理装置(含活性炭)。该科研成果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1)本课题研制成功了使用寿命长、吸附性能高的专用活性炭,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能直接投运与在役同类工艺的电厂,很大程度减少因更换活性炭所需成本; 2)延迟处理装置采用立式折管的设计,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此外,该装置验证并满足1/2SSE的力学要求,为本设备在电厂运行期间提供安全保障。 3.技术经济指标: 本研究获得的专用活性炭,其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特别关注的活性炭对氪/氙的吸附性能,也超过在役电厂活性炭10%以上。本研究形成的核电站废气活性炭延迟处理装置(含活性炭)具有处理效果佳,模块化的特点,具备投入工程应用的条件。此外,制造厂核质保体系运转有效,具备产品加工、制造及供货的条件。 4.专利及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处理用活性炭》专利号:201110411855.X 实用新型专利《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延滞处理成套装置 》专利号:ZL201020157362.9 2014年6月,获得《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2015年3月,获得《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11月,获得《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5.推广应用 本研究成果成功实现延迟处理技术的国产化,形成的废气延迟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炭)已成功应用于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海阳核电二期工程、陆丰核电一期工程等标准化项目和石岛湾等示范工程项目中的放射性气体废物处理系统中。 6.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可靠性,一方面推进了国内相关研究仅停留于理论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彻底解决国内采购困难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国产化,为国内放射性废气处理工艺的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姓名: 乔鸿鹄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qiaohonghu@snerdi.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