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多级陡坡条件下高层吊脚楼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0

登记号:G20200953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土木建筑工程;

关键词: 抗震 设计 多级陡坡 高层 吊脚楼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多级陡坡条件下高层吊脚楼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953 学科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抗震  设计  多级陡坡  高层  吊脚楼
推荐单位: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山地建筑领域。在重庆、贵州等我国西南部地区,高层吊脚楼由于其依山而建、对山体及周边环境影响小,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高层吊脚楼由于荷载较大、刚度分布不均匀,在分析模型、性能评价、设计要点等方面不同于常规结构的设计,在施工组织方面也不同于平面结构施工,加之建筑所处的山地陡坡复杂环境,给高层吊脚楼的设计及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本项目针对高层吊脚楼抗震设计及减震、所处多级陡坡的边坡支护、高层吊脚楼单体、高层吊脚楼群建造展开系统研究,形成四大创新技术:1)高层吊脚楼抗震分析及减震技术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首次揭示了加强高层吊脚楼第一层结构刚度的机理;并提出了高层吊脚楼沿高度渐进加强的设计优化理论。此外,引入弹簧单元模拟桩-土之间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给出了坡地走向与吊脚楼层方位的最不利状态;并提出调整设计方位等安全设计建议。针对高层吊脚楼刚度分不均匀,创新性地提出高层吊脚楼结构自复位减震技术及基于楼层阻尼耗能需求的吊脚楼结构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新型自复位梁柱节点形式,并提出基于现象学的自复位计算模型,有效解决了高层吊脚楼受力复杂和破坏严重造成抗震不足的问题。2)不连续多级边坡全过程动态建造技术考虑基坑开挖、建筑物修建和回填带来的荷载变化对不连续边坡的影响,开发了一种用于山地建筑边坡支护的简易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并首次提出了基坑开挖减荷方法,解决了基坑开挖环境下多级边坡的支护施工技术;此外,开发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的顶紧装置及一种锚索桩套筒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坡地增加建筑荷载及填方下多级边坡支护施工的难题,保证了多级边坡整体的安全稳定。3)高层吊脚楼单体建造技术针对高层吊脚楼周边所处陡峭环境,开发了一套考虑吊脚部分及背面回填协同作用的高效、安全的高层吊脚楼单体施工技术。此外,开发了山坡塔吊基础施工装置等工具及施工方法,加快了陡坡条件下材料周转,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4)多级陡坡条件下吊脚楼群建造技术结合工程地势走向及吊脚楼分布,开发了一种多级陡坡条件下高层吊脚楼群施工规划和进度控制方法,并通过分阶、分区、分步、分时确定及优化陡坡条件下的吊脚楼群荷载增加方式(施工速度差值按最小值为100%/n+5Δ数值控制),平衡整个陡坡区域内荷载分布,保证吊脚楼群和边坡的整体安全。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件;发表国内外论文7篇(2篇被SCI收录,1篇被EI收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省部级工法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本项目先后在重庆万硕、贵州望谟等项目上应用,解决了多级陡坡下高层吊脚楼设计及施工技术难题,施工安全、可靠,工期节约10%,近三年累积新增产值20470万元,创造利润1149万元,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建造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对推动山区山地建筑安全、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姓名: 徐宁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2469号
电子邮件: hxy@sh20mcc.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