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系统技术

0

登记号:G20201029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航天系统工程;

关键词: 一体化定标技术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 碳卫星 动中观测 复杂指向规划与控制

绿色分类:环境质量监督与管理;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系统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01029 学科分类: 航天系统工程;
绿色分类: 环境质量监督与管理; 项目关键词: 一体化定标技术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  碳卫星  动中观测  复杂指向规划与控制
推荐单位: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所属领域为“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编号2011AA12A100。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引起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这不仅是一个科技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政治问题。为提升我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水平,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话语权,2011年科技部立项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目标为研制并发射我国首颗碳卫星,形成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这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性能受限,美国OCO卫星发射失败后,我国向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发起的首次挑战。碳卫星要求达到4ppm(百万分之四)的反演精度,观测能力与定量化水平为国内之最。围绕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的科学目标,项目突破了高精度观测与高定量定标等系列关键技术,主要创新包括:1.国内首次实现面向复杂指向监测的高精度、高稳定度动中观测卫星平台。2.首次提出复杂指向非线性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3.首次采用一体化在轨高精度定标方法。碳卫星于2016年12月在酒泉成功发射。发射后,碳卫星获取了我国首幅最高光谱分辨率的卫星光谱曲线、我国首幅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我国首幅高精度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分布图。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精度2.28ppm(3σ),系统偏差0.31ppm,优于4ppm的系统指标。叶绿素荧光产品与美国OCO-2对比,在空间格局、季度变化特征等方面高度一致,表明碳卫星高光谱观测精度与定量化水平达到国际最高水平。2017年8月,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卫星在轨测试评审;2018年10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2018年12月,卫星在轨交付中国气象局。在轨测试委员会认为: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填补了天基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的空白,研制难度高、技术复杂,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验收专家组认为:碳卫星数据质量超过日本GOSAT,与美国OCO-2相当,对我国碳监测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19年5月通过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显著提高了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广泛国际影响。项目授权专利3项,发表文章8篇。2017年10月,科技部在第14届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年会上宣布碳卫星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我国成为第三个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至2019年3月,累计获取观测数据92TB,为141个国内外用户提供了数据。碳卫星相关数据产品已应用于我国《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相关技术已推广至我国空间科学卫星-先进天基太阳观测台(ASOS)等国家型号任务。

姓名: 尹增山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电子邮件: luy@microsate.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