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与装备

0

登记号:G20220174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关键词: 燃气锅炉 超低氮燃烧

绿色分类:大气环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与装备
成果登记号: G20220174 学科分类: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绿色分类: 大气环境; 项目关键词: 燃气锅炉  超低氮燃烧      
推荐单位:

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中期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技术简要描述

原理:基于立体喷射强旋流稳燃技术的偏离当量比分级燃烧与烟气内循环外循环耦合技术。  功能:通过对燃烧进行控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工艺流程:燃料分级+部分预混+旋流稳焰+FGR 特点:环保、安全、稳定、良好匹配性、节能、降噪 关键设备:泷涛超低氮燃烧系统、程序控制器、高精度火焰探测器





技术信息

规格1T-100T 功率0.7MW-100MW; 参数NOx<30mg/m3 体积重量0.5-4m3,0.2t-1.4t


商业应用情况


希望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得到的帮助/支持


设备投资

1、应用该技术进行新建或改造工程费用基本一致 2、费用区间:多种燃料锅炉1T-100T,0.8MW-100MW, 9万至200万元 3、技术寿命:15年以上


年运行维护费

本技术装备运行时除电费外,无其他费用。技术装备智能化,简单易懂,免维护。 1、以4t/h超低氮燃烧技术装备为例,使用电机功率为11kW(带变频),原非超低氮低氮装备电机功率为11kW(无变频),可节省电耗。 2、电子比例调节,实时跟踪锅炉出水温度,减少起停次数,可减少能耗约1%以上。 3、项目实施后,烟气氧含量保持在4%以内,10%-15%的烟气循环率会使排烟温度升高4-6℃,排烟热损失增加0.2-0.3%; 4、综合能耗相比改造前减少0.7-0.8%,无额外运行费用。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该技术装备不涉及。


附加效益


综合效益

该技术装备主要用于减排燃气锅炉产生的NOx,NOx既是主要的一次污染物,又是生成PM2.5和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严重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以北京为例,2017年已完成锅炉低氮改造约7000台、2万蒸吨,年减排氮氧化物4800吨。其中泷涛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与装备在北京地区更改量约为2200蒸吨,约占总改造量的10%,氮氧化物减排量约为480吨。 以城镇典型规模项目为例,3台4吨锅炉,全年运行,燃气消耗量约180万m3,烟气排放量为2550万m3、浓度为150mg/m3计算,实施前,每年排放量为:25500000m3×150mg/m3÷109=3.825t 项目实施后,燃气量减少4%,氧含量降低至4.5%(均值),烟气排放量降低至2287万m3,NOx浓度以30mg/m3计算,每年排放量为:228770000m3×30mg/m3÷109=0.686t 减少NOx排放:3.82t-0.686t=3.134t 消减率为:3.134t÷3.82t=82%


障碍对技术转移影响等级


技术成熟度

改造任务中,泷涛环境技术装备占比约为10%,全国在用超低氮燃烧技术装备达到2000余台套,业务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广东、上海、浙江、四川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仅为污染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打破了进口品牌超低氮燃烧器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 2、工艺路线:FGR型低氮燃烧器+FGR(烟气外循环),其中FGR型低氮燃烧器采用的技术为燃料分级、部分预混、旋流燃烧。 3、设备完善程度:泷涛环境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装备是经过多年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排放技术装备,技术成熟,运行安全稳定,氮氧化物持续稳定低于30毫克,属于国产优质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产品,从推出至今4年之久,累计在用超过2000台套。


技术适用性

1、应用领域:石油石化、电力、非电、热力 2、该技术成果技术使用中的特定条件限制:无限制 3、上下游技术链条的匹配关系:无限制 4、地域限制:无限制 5、规模限制:无限制 6、环境限制:无限制 7、资源能源限制:无限制


技术稳定性

该技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能稳定可靠,目前在用设施最长使用已有4年以上,环境、技术参数等对减排效果影响极小。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


技术安全性

该技术在工程运行无二次污染,运行稳定可靠,目前在用设施最长使用已有4年以上,减排效果稳定。该技术为燃烧控制技术,属于前端污染控制,在应用中无二次污染;通过燃料分级+部分预混+旋流稳焰等技术手段,使得技术安全稳定。该技术装备无上游资源限制,全部配套设施完善,市场接受度极高是目前氮氧化物控制重要技术之一。


技术转移推广障碍


知识产权转让

本技术装备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十余项专利,技术拥有方性质为企业。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