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上海市耕地质量保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1641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壤地理学;土壤改良学;土壤化学;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地力评价 污染修复 质量保育

绿色分类:生态农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上海市耕地质量保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641 学科分类: 土壤地理学;土壤改良学;土壤化学;
绿色分类: 生态农业; 项目关键词: 耕地质量  地力评价  污染修复  质量保育  
推荐单位: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是应用GIS技术开展耕地力评价,进行全市耕地土壤分等定级,完成本市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普查,集成推广绿肥、秸秆还田、配方肥、盐渍土壤改良与防治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等耕地保育关键技术,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农产品产地安全。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 1、在全国率先开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保育工作,为农业部首批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省市。完成上海市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建立耕地地力信息系统,并将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应用于基本农田生态补偿中,为全国首创。 2、在全国首次开展本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完成全市耕地土壤、水、大气的铅、铬、镉、汞、砷等环境质量评价,开展老工业区周边和污灌区等重金属高风险农田区域监测工作。 3、在全国首次开展本市重金属高风险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界定甄别工作,确认全市污染农田面积并开展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与示范,前次实施完成了重污染农田退出食用农产品生产,为种植结构调整和科学、合理、经济使用耕地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保障农产品产地安全。 4、集成推广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料、秸秆还田、盐渍土壤改良与防治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等耕地保育关键技术,完善农业生态循环,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安全生产。 特点: 本项目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一是采集和分析全市耕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技术体系和评价系统,完成耕地分等定级和污染农田确认工作,为政府决策和污染农田退出食用农产品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上海市粮食和蔬菜产地安全。二是集成推广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料、秸秆还田、盐渍土壤改良与防治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等耕地保育关键技术,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应用推广情况: 项目实施期间一是完成全市耕地分等定级,为市基本农田生态补偿资金的划拨提供重要参数。二是甄别污染农田,为政府决策和污染农田退出食用农产品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上海市农产品产地安全。三是在嘉定、宝山、浦东等重金属污染区域,建立了总计114.91亩的示范基地,示范种植海州香薷、东南景天和超积累油菜作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铜、镉等有效态含量降低40%以上,示范效果良好。四是指导区县开展地力评价,出版书籍1部,发表相关文章8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五是应用耕地保育技术成果每年推广绿肥40-50万亩,有机肥料20万吨,配方肥料4万吨,既减少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排放60万吨,提高肥料利用率,又维持和稳定地力,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上海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了质量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姓名: 朱 恩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zhuen27@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