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紫外光度法臭氧测定技术

0

登记号:G20190527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臭氧测定

绿色分类:大气环境监测;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紫外光度法臭氧测定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90527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大气环境监测; 项目关键词: 臭氧测定        
推荐单位:

青岛崂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技术入股,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瞬时测定和连续自动监测;同时可扩展用于工业领域臭氧监测。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采用紫外光度法,工作原理为:光源发射中心波长为 254nm的紫外光,照射在气室中,气室中交替通入参比气体(剔 除臭氧后的样气)和样气(含臭氧的样气),通过检测通入参比气体和样气情况下的透射光强比,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样气中臭氧的浓度。


(二)技术优势

(1)投资优势: 产品具有无预热、响应快、精度高、操作方便、可远程操控等特点,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是进行大气中臭氧浓度测定的理想仪器,用于实验室测量或户外便携式测量均可。该公司完全掌握紫外光度法核心技术,核心分析模块均为自主开发,投入成本低,技术附加值高,易于推广, 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2)运行费用:该技术运行费用主要为电费,主机功率低于10W,此外无其他运行维护费用。

(3)运行稳定性:该技术适合室内室外监测,无任何运动部件,温度、压强、湿度实时补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均能获得稳定准确的结果。


技术指标及使用条件

(一)技术指标

主要参数               参数范围

量程        0~500nmol/mol,可扩展到1000nmol/mol

最低检出限 ≤1nmol/mol

示值误差  ≤±3%

重复性    ≤±1%

24h零点漂移 ≤±2nmol/mol

24h量程漂移 ≤±3nmol/mol

响应时间  ≤20s

流量      1L/min

数据输出  2个USB口(通过USB转接口可实现RS232/RS485输出),标准4~20mA输出

尺寸      长335mm×宽186mm×高283.5mm

重量      约5.3kg

供电电源  内置13.2Ah锂离子电池,配置25.2V电源适配器

功耗      <10W


(二)条件要求

工作电源:AC (220±22)V,50Hz,DC25.2V

环境温度:(5~40)℃

环境湿度:≤85 %RH

适用环境:非防爆场合

工作电源接地线应良好接地

野外工作时,应有防雨、雪、尘以及日光曝晒等侵袭的措施


(三)典型规模

仪器最低检出限≤1nmol/mol,量程 0~500nmol/mol,可扩展到1000nmol/mol,无外部供电时,内置锂电池可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关键设备及运行管理

(一)主要设备

该设备主要包含核心紫外光度计和外围设备,其中紫外光度计由光源、气室和光电探测器组成,外围设备包括除湿过滤器、颗粒物过滤器、臭氧洗涤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三通电磁阀、通气管路、气泵等。产品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 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JJG 1077-2012 《臭氧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标准要求。


(二)运行管理

通过软件交互接口控制仪器运行,测量方式自动、手动可选择,自动模式下可设置单次测量时间和测量次数,现场监测时无需繁琐的操作,自动采集、分析、保存数据,可实现无人值守,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投资效益分析

(以10000废气量为例)

(一)投资情况

投资成本仅为仪器购买成本,约10万元。


(二)运行费用

运行过程中除电费以及易耗件(颗粒物过滤器)外,无其他明显费用。仪器功耗小于10W,节能环保。同时,仪器具有自动连续监测运行模式,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进一步节省人工成本。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该装置的稳定运行能够保证监测站或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转,获得连续有效的监测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2、环境效益分析

该技术可有效监测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为臭氧治理提供监测数据支持,对大气环境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


姓名: 李浩源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i.haoyuan@fecomee.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