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在建地下隧道结构及周边建筑监测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0

登记号:G20200959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土木建筑工程;

关键词: 地下隧道结构 周边建筑 现状安全性分析 风险因素 自动化采集系统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在建地下隧道结构及周边建筑监测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959 学科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地下隧道结构  周边建筑  现状安全性分析  风险因素  自动化采集系统
推荐单位: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2.1 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属于建筑与结构工程领域。以隧道工程监测仪器设备、多元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存储管理、监测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其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共享系统组成的集成化技术。该系统技术的研究,可同步通过多模块集成化的采集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同步传输数据至存储管理系统、分析软件与监测平台处,形成对地下隧道及周边建筑结构水平位移、受力、变形等指标同步采集、共享以及分析评估技术的突破。(1)隧道结构施工前沿线建筑物现状安全性分析(2)隧道结构施工中周边建筑物风险因素数值模拟及变化规律分析(3)多元数据融合技术的自动化采集系统的研制(4)地下隧道结构施工监测平台的研制(5)测斜管保护装置的研制2.2 授权专利情况本项目研发过程中,结合现场实施,申报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一种既有建筑物掏土纠偏施工监控方法》、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自动化可拆卸土体测斜装置»、«用于基坑围护体系的测斜管保护装置»、《一种可调式激光检测仪升降装置》,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MCC-GCJC2014信息化施工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V1.0»。2.3 应用推广情况本项目所研究的在建地下结构周边建筑动态监测与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完整地应用于合肥市轨道交通1 号线穿越建构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合肥市轨道交通1 号线工程,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一期工程正线全长24.5km,该风险评估工程共包含三个车站及相关区间,共21 个建筑单体。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1 号线穿越建构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估及建造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为该轨道交通的前期选线,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应急处理方案设计,施工后的变形监测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本项目所研究的地下工程智能监测云系统技术,可在监测项目上进行市场化推广,且该工程结构智能监测云平台可解决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施工监测的需求;其次,可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降低施工风险,能大幅降低施工成本。该施工工艺在未来类似的工程中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具有技术、经济、安全上的优势。本技术已在贵阳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延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西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上成功应用,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姓名: 刘晓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庆安路77号4号楼
电子邮件: 47976416@qq.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