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河西灌溉区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0

登记号:G20200027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绿色分类:节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河西灌溉区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00027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节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 项目关键词: 节水灌溉        
推荐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成果所处阶段: 中期阶段
合作方式: 整体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 成果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技术概述: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种植密度、施肥量的增加和玉米产量水平的提高,玉米的需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水分不足问题日益突出。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和非充分灌溉技术。我省在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技术之后,在河西灌溉农业区对传统垄作沟灌、地膜覆盖节水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探索总结形成了玉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增产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技术效果及要点:

(1)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地面灌溉应用面广,技术简单,多年来一直是节水灌溉的重点研究和推广内容之一。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较传统地面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目前在玉米生产中主要采用水平沟灌、长畦分段灌溉、小畦田灌溉、隔沟交替灌溉、波涌灌和膜上灌。其中:沟灌。灌溉水在玉米行间的灌水沟内流动,灌水后表土疏松,可避免板结及减少棵间蒸发量。长畦分段灌或小畦灌溉。修建临时性畦埂,减少田间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淋失,节水效果显著。一般畦田长50m左右,畦田宽2~3m左右。灌溉时,水流到达畦长的80%~90%时改水。

(2)隔沟交替灌溉技术。该技术是改变田间作物根系层充分和均匀润湿的传统灌溉方式,通过隔沟交替灌溉,增加根系传导水分的功能,减少土壤表面润湿区域,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在保证玉米产量同时,减少灌溉定额50~100 m3/亩,亩减少水费投入30~50%。开沟起垄。地块应做到土绵、无杂草,种植前以米划线,沿线开沟,将化肥均匀混合撒入垄中间,开沟起垄,沟深约30~40cm,沟宽60cm,垄顶宽40cm。采用垄植沟灌的方式种植玉米。足墒播种。为保证全苗种植前应灌足底墒水,一般为50m3/亩左右,水干后,沿水面线刮去干土,整好垄沟,及时播种。玉米播种后立即用120cm地膜将垄覆盖,在沟底紧膜压实,出苗后及时放苗,苗密度5 500株/亩,视情况揭膜除草。分区交替隔沟灌水。玉米全生育期灌水5~7次,隔沟交替灌溉。灌水时隔一沟灌一沟;在下一次灌水时,只灌上次没有灌过的沟,实行交替灌溉。每沟的灌水量比正常多30%左右,每次灌溉面积只相当于传统灌溉面积的50%~70%,可比原来用水量减少25%~35%左右。

(3)垄膜沟灌技术 玉米垄膜沟灌技术是从甘肃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中总结出来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有两种应用模式,即半膜垄作沟灌和全膜沟播沟灌。应用此项技术后可解决灌区由于大水漫灌引起的水分无效蒸发和渗漏、肥料随水浪费及污染地下水、病虫害多等问题,节水、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半膜垄作沟灌技术平均亩节水在100m3左右,增产10%左右;全膜沟播沟灌技术亩平均灌水350m3、节水120m3,平均节水率25%,亩平均增产率为9%。


注意事项:

玉米垄膜沟灌技术是通过起垄,增加土壤表面积,改变土壤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的活动环境,协调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通过改变田间的微地形、种植方式与灌水方式,克服传统平作栽培的不利灌溉方式。玉米种植在垄上或沟里,灌水在两垄之间的沟里,沟为V型或U型,垄上或全地面覆膜。

姓名: 马忠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