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大跨度组合桥梁新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0

登记号:G20176968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建造方法 组合桥梁结构 悬臂施工方法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大跨度组合桥梁新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6968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建造方法  组合桥梁结构  悬臂施工方法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湖北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该项目属土木建筑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交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技项目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近10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发明了大跨度组合桥梁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1)发明了组合桥梁新结构-大跨度异型拱桥新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琴拱桥理论,发明了琴拱桥新结构,提出了拱桥减小水平推力、增加横向稳定性、方便施工安装的建造方法,实现了大跨度异型拱桥力学与美学的统一。(2)发明了组合桥梁新技术-波形钢腹板PC组合桥梁建造成套技术。提出了波形钢腹板无牵制模压新工艺及悬臂施工方法,主编国家行业标准《组合结构桥梁用波形钢腹板》(JT/T784-2010),实现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产业化目标。(3)发明了组合桥梁新技术-铁路与高速铁路组合桥梁施工新技术。提出了铁路预应力纵-横梁格构式桥面漂浮体系施工方法,高速铁路斜拉连续刚构组合桥合拢施工方法。(4)发明了组合桥梁新技术-预应力钢-混组合桥梁及其制造新技术。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转换新技术、通过影响线加载进行弯矩调幅新方法。(5)发明了组合桥梁新工艺-内导管及钢梁精确调整定位新工艺。固定型及活动型内导管,解决了钢结构“零错边量”对接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钢结构快速定位的目标。该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PCT国际发明专利3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国家级工法2项,省部级工法3项,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该项目主要技术发明,已成功应用于南京长江四桥、深港西部通道跨海大桥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近10年来,在国际、国内累计近100座桥梁工程获得广泛应用。近3年累计节省工程投资5.35亿元。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瑜路1037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