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潜流带污染物迁移转化与自然衰减作用研究

0

登记号:G20173754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污染物迁移转化 迁移富集规律 地下水系统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潜流带污染物迁移转化与自然衰减作用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3754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污染物迁移转化  迁移富集规律  地下水系统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湖北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以大同盆地为野外工作区,针对研究区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及潜流带试验场详查工作,并建成潜流带多水平地下水监测试验场1个。在盆地尺度采集地下水样品500件,对潜流带试验场进行了为期2年的地下水监测与取样;完成300m钻孔1个,40-60m钻孔3个,25m钻孔20个,获取沉积物样品650件;采集边山基岩样品200余件。在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系统及潜流带中砷的迁移富集规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区域含水层沉积物砷含量与其物源区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关;地下水水流场对地下水系统中砷的活化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强烈的农业灌溉及地表洗盐是地下水中砷富集的主要诱因;潜流带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是砷等污染物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上述研究结果为砷及潜流带污染水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理论模型。以项目为依托共发表学术论文6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5篇(国际44篇),EI检索论文8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篇,做大会报告4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